华南师范大学网络教育学院示范性远程培训项目

2020-09-11 10:37:22 来源:华南师范大学中小学教师国家级培训计划 点击: 收藏本文

 

随着“全国微课大赛”“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等活动的开展,教师专业发展的重点聚焦到教师实践性知识和教学实践能力上,而教师实践性知识隐含到特定的教学情景与经验之中,只能在具体的教学实践活动中得以展现。优质课现场观摩活动是发展教师实践性知识的有效途径,但需要花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成本较高,而视频案例能全面记录课堂教学过程,具有情景化、可视化等特征。因此,视频案例资源的应用越来越得到重视。利用视频案例进行教师培训,能够为教师提供真实可靠的教学情景,同时视频案例可以重复观看,教师能够多次、多角度观察教学实施过程,方便教师进行深度学习和思考,从而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将视频案例应用在教师远程培训中,资源建设是前提和关键。目前,教师远程培训中视频案例资源建设主要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1.      视频时间过长,针对性不强

当前,视频案例的建设主要是一堂完成的课堂实录或者课例视频,视频时间过长,针对性不强导致在实际应用中会难以精确到某一个知识点,不能为教师基于视频案例的反思性学习提供有效的支持。

2.      名师资源和特色资源缺乏

教学名师视频案例是教师远程培训中的重要资源,通过对名师教学视频案例进行分析,能够教师获得向名师学习的机会,学习名师的教学思想和实践性知识。而开发具有特色的视频案例资源,能帮助实现教学创新。

3.      缺乏视频案例分析工具

利用视频案例分析工具,对教学视频案例进行分析,能够为教师反思提供有力的支持,加强教学理论和实践的联系。

4.      未能充分利用视频案例资源

教师单纯看视频,认知一般处于低阶的记忆、理解层次,要达成自己上好课的创造层次,还需要学会分析、评价别人的课堂。视频案例资源如果没有相应的视频分析框架,专家点评以及视频案例的学习活动设计与实施,教师往往很难正确地将“优课”迁移到自己的教学实践中。

(一)基于“微型学习”理念设计视频案例资源

微型学习是网络学习的一种形式,它不同于传统的课堂学习,也区别于传统的网络培训,他常常以移动终端作为载体,具有学习内容片段化、学习时间地点随意、学习终端媒介多样化等特点。由于微型学习的便利性,能够使教师随时随地,更有针对性地开展学习,满足老师们个性化学习的需求。基于微型学习的理念将视频案例资源微课化,还将教学设计、教学课件、教学素材等各种相关的支持性资源与教学微课程整合。同时开发微型学习终端来承载微型课程,并以移动通讯工具实现微型学习的交互通信。

(二)基于“学习地图”框架实现视频案例资源体系化建设

学习地图以能力素质为核心,基于能力模型设计动态学习路径。基于学习地图的视频案例资源注重模块化设计,依据教师专业发展框架建设开发微课程资源。在实施过程中设计线上+线下的配套体系化任务路径。线上不仅要求老师要观看教学微视频,完成作业和测评,而且要上传自己的教学微视频,供学员互评,并参与在线讨论,撰写反思报告等,线下要求老师带着问题,带着学习成果走进课堂,通过教学课堂的反思反馈发哦线上与其他教师进行交流、分享,最终在反思中提升自己。

(一)手机直播技术促进生成“优课”

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华南师范大学网络教育学院自主研发了“手机直播APP”“手机教师网”“移动录课系统”等平台工具,组织开展跨校校本研修、城乡协同教学(双师教学)、教育对口帮扶等活动,让好课不再神秘,让名师自发涌现。手机直播课堂通过微信进行传播,支持实时直播、点播回看、留言点评,通过技术搭建平台,跨界协同,满足各种培训需求。

(二)课堂视频分析工具协助教师“析课”

借助手机直播技术,中小学老师在培训活动中会积淀较多课例,需要提炼分析,才能更好地挖掘优质资源,发挥彼此促进作用。华南师范大学网络教育学院自主研发了一套课堂智能分析系统,对中小学课堂教学行为进行分析,将复杂的课堂教学过程进行结构化处理,通过量化的观察和数据处理帮助教师全面了解到课堂中学生的学习状态和师生互动状态的情况,帮助教师通过对课堂教学的观察和深入分析,进而提升教师专业水平。

(三)学科优课解码指导教师“研课”

为使视频资源案例能充分的利用,华南师范大学网络教育学院在教师视频案例学习中设计了学科优课解码的活动,要求老师根据一定的流程,对课堂教学案例进行基础分析和深度分析,然后开展对话的教学切磋活动,用数据说话,学会分析、评价别人的课堂,进而正确迁移到自己的教学实践中。

(四)微课程开发帮助教师“创课”

微课程是以阐述某一知识点为目标,以短小精悍的在线视频为表现形式,学习或教学应用为目的的在线教学视频。华南师范大学网络教育学院在视频案例的生成性资源建设中特别重视老师的微课程开发能力的培养,要求老师能不断对自身教学实践进行反思,对教学规律、教学经验进行凝练,开发自己的微课程,将教师隐形经验显性化、课程化。

(五)移动学习终端为微型学习提供平台

华南师范大学网络教育学院创建教师远程学习平台移动端,为微型学习提供终端媒介,使学习不受时间地点的限制,只要智能手机在手,就可以随时随地开展学习,自由灵活,满足学习者利用空闲时间学习的需要。移动端和PC端无缝链接,同步更新数据,随时随地关注学情。

(一)利用“码书码课”实现研训用一体

手机直播技术帮助解决了优课的生成问题,视频分析技术和学科优课解码帮助分析课堂教学,开发微课程促进教师的“创课”。如何更系统地凝练教师的教学智慧,将隐形经验显性化、体系化,“码书码课”有助于帮助实现。“码书码课” 通过二维码将图书和微课联系起来,将线上与线下联系起来,深刻影响着学科教学改革创新。以用为本、以研为根、研训结合,教师通过学习视频案例的预设性资源,研究转化为有特色的生成性资源,进而体系化、课程化。

(二)加强多维度视频协作分析工具的研发

新手教师或者经验不丰富的教师需要在同伴或者指导教师帮助下进行视频案例的分析和反思,因此加强多维度的视频案例协作分析工具的研发和分析框架的设计,通过分析解码视频案例,将优课充分利用起来,进而帮助教师创好课。

(三)为视频案例的教师学习活动提供支持

基于视频案例的学习活动设计实际上是教师之间进行教育视频的协作学习过程。大体可以分为两类,一是从问题中学习,二是从成功中学习。这两种方式都需要同伴的支持,由于远程培训规模比较大,指导老师的精力有限,因此需要充分利用同伴资源,因此视频案例资源建设也要为构建班级、协作学习小组和协作学习活动提供支持。

华南师范大学网络教育学院教师远程培训视频案例资源建设充分发挥视频技术和网络技术的优势,从教师专业发展需要出发,加强视频协作分析工具的研发和分析框架的设计,为基于视频案例的教师学习活动提供支持,最终实现教师改进和创新的目的。

2015年起,网络教育学院就将手机直播的技术运用于“国培计划”培训项目的送教下乡、校本研修等培训活动,如在“国培计划(2015)”—示范性网络研修与校本研修整合培训项目中,学院开启了“送教下乡”的新面貌,活动选取了福建南靖县、安徽阜南县、广西宜州市以及东博罗县四地的小学,收看华南师大附属天河实验学校的课堂直播。直播课堂支持实时直播、点播回看、留言点评,既搭建了城乡教师同步互动,研课磨课的平台,又创建了优质视频案例资源。

在手机直播课堂中,学院运用课堂分析系统对中小学直播课堂中的学生行为进行量化处理,帮助教师全面了解到课堂中学生的学习状态和师生互动状态。为达最大化的培训效果,要求老师在远程平台中开展课后的优课解码研修活动,对视频案例进行再分析,依据分析流程进行对话式的教学观察评价活动,帮助老师内化教学知识,进而运用,创造属于自己的微课程。如在“国培计划(2017)”——广东省骨干教师能力提升高端研修项目研修活动中设置“学科优课解码”和“微课程开发”的研修活动,指导教师析课和创课,从单纯听课上升到评课,最后走向创课,实质地让“优课”发挥示范引领作用。


image.pngimage.png

华南师范大学手机直播技术


image.pngimage.png

课堂智能分析系统


image.png

析课、创课网络研修活动设计